封城?
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方才还陷入死寂的两仪殿瞬间成了沸腾的水壶,漫天的怨言如同从壶嘴里扑腾扑腾的沸水,溅得到处都是。

“这怎么行!我等岂不是死在长安城内?”

“无米无粮,长安城百万人,未被瘟鬼缠身而死,早就饿死了!”

“决不能封城!陛下安危究竟置于何地?”

望着群情激愤的人群,望着叫嚷不停的朝臣,洪正德的眼中没有一丝愤怒,平静依旧。

在死牢之中受刑了将近两百个日夜,他清楚地知道,愤怒与争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。

整座两仪殿内,他的眼中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人。

他只需要说服那个人,一切便迎刃而解。

但……此时的他人言微轻,在那位心中的分量,却远远比不上长孙无忌,魏征之流。

他需要这些帝国重臣的帮助。

洪正德一眼扫过愤怒中的朝臣们,将目光锁定在了与自己同样站在百官之中的长孙无忌身上。

当他说出‘封城’二字的时候,当朝臣百官都在谩骂的时候,无论是长孙无忌也好,还是高士廉也罢,亦或是魏征与房玄龄,又或是其他几位……

这些帝国真正的肱股重臣的脸上却不约而同地面露惊愕,惊愕之后,却是更为凝重地沉默。

洪正德知道,这些人与自己的想法,必然是不谋而合的。

他只需要……再添一把火。

将那些不敢想,不敢言语的,堂而皇之,振聋发聩地昭告天下。

他转过身,挺直了微微弯曲的背脊,望向朝臣百官的眼眸,冰冷而淡漠。

于是,朝臣百官的言语愈发激烈而不怀好意。

“你这是想让我等身死于此!”

“洪正德,你包藏祸心!”

“我看……此人必定乃是奸细!”

他们想当然地忘记了一件事……

半年前,他们口中的奸细早已经在观星秘录上记载了瘟鬼肆虐之事,但那一次,这位奸细却在他们的口诛笔伐之下,锒铛入狱。

一夜之间,便从高高在上的帝国三品大员,成了大理寺死牢内的死囚。

纵然千夫所指,洪正德却凛然不惧,依旧横眉冷对。

因为他永远记得在司天监的那一夜,年幼的晋王殿下,所说的那一句话:为了大唐,也为了长安百姓。

唐人无比骄傲,向来言出必践。

今日,纵然是要溅血,也必定践言于行!

于是,他缓缓说道:“若不封城,瘟鬼必然从长安流向帝国四方,届时,何止伏尸百万?”

“我大唐百姓,我帝国江山,又何以存复?”

人微,但言却不轻。

话音刚落,叫嚣得最起劲的工部侍郎侯智宸微张着嘴,想要说些什么,却如鲠在喉,不再发出言语。

喊着‘奸细’的太仆少卿柴令武如同被戳破了什么龌龊心思般,眼神闪躲飘忽,低下了头。

两仪殿内,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
但与方才不同,唯有一人,昂首挺胸,傲视群臣。

“尔等心中所想,所思,我洪正德岂会不知?”

“诸位是想趁早浑水摸鱼逃出长安城,我说的对吗?”

洪正德的言语愈发冰冷,愈发平静。

“呵呵。”

他轻蔑而又嘲弄地看着这些以往的同僚,冷笑一声,毅然而决然道:“老夫背负着唐人血脉之名,绝不会后退半步!”

“为大唐而生,为大唐而亡!”

“誓与长安共存!”

洪正德面色坚毅,悍然赴死,绝不同于丁泰初那般投机取巧。

慷慨陈词之下,终于,有人被说动了。

长孙无忌抬起头,躬身而道:“陛下!依洪大人所言,封城吧。”

魏征与房玄龄二人却极为冷静,并没有急于出声,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。

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只因为封城一举,从未有过。

没有人知道此令一旦下达,究竟会发生什么,所以,由不得这些帝国重臣们慎重而再慎重。

除了洪正德,也没有人知道,提出封城一举的人根本不是他自己,而是那位此时在承恩殿内闭门不出的晋王殿下。

早在半年前,他第一次听见‘封城’二字的时候,也是一样的不可置信,一样的震惊万分。

但……如今从事态的发展来看,那位帝国的九皇子,不幸却又一语成谶。

“洪爱卿,朕且问你,晋王究竟与你定下了何种计策?”

“值此危难之际,他闭门于承恩殿内不出,又到底在搞什么?”

良久,李世民终于忍不住开口道。

问的却不是‘封城’,而是关于自己的嫡幼子。

听闻圣言,洪正德却根本没有和盘托出的意思。

他摇了摇头,面色极为凝重地说道:“宗正寺外,必有阴谋,朝堂之上,必有佞臣。”

“计策一事,微臣也知之甚少。”

“而晋王殿下为何闭门而不出,微臣更是一无所知。”

“毕竟……这半年的时间,微臣一直在大理寺的死牢,受尽刑罚之苦。”

想起宗正寺外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国子监学生,一时之间,李世民知道在没有查清后手之前,有些事情,还是不知道为好。

他皱了皱眉头,从龙椅上起身,俯视众臣。

“这长安城,究竟是封还是不封?”

李世民极为认真地问道。

他的目光扫过谏议大夫魏征,魏征依旧皱眉思索;他的目光扫过邢国公房玄龄,房玄龄依旧低头不语,他的目光扫过兵部尚书侯君集……

“陛下!微臣以为,封城一事,还需从长计议。”

侯君集一步踏前,起身出列道。

所有人都听懂了‘从长计议’四个字,于是他们终究松了一口气。

所谓‘从长计议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措辞罢了,言下之意,只有两个字:不封。

侯君集向来寡言少语,但他每一次说话,在唐皇李世民的心中都有极为沉重的分量。

两位帝国重臣意见相左,诸如魏征房玄龄之流思虑深远,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决断。

是以……‘封城’一事,终究陷入了僵局。

就如同洪正德心中所想,此时的他,依旧比不上那些帝国重臣的分量,连半票的资格,都没有。

李世民是行军出身,遇事不决之时,绝不贸然,必定三思再三思,慎重再慎重。

所以,他缓缓说道:“既然如此,封城一事,从长计……”

“今日酉时之前,必须封城!”

突然,一阵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两仪殿门口响起。